close

時令已逐漸進入秋季,莊雅惠中醫師表示,秋天氣候轉涼,人體陽氣也逐漸衰微,因此要早睡以免受寒,建議晚上約10點要就寢,早上則建議6點就起床,多吸收太陽升起所帶來的陽氣。

另外,依中醫理論,秋天與肺臟互相對應,再加上氣候逐漸乾燥,因此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百合、白木耳等來潤肺。
中醫理論也認為秋天在情緒上與悲傷相對應,所以特別易感到憂鬱,可喝茶飲、按穴位來舒緩情緒。
可將黃耆3錢、玫瑰花12朵、白芍2錢、桂圓5錢分成4份,每次取1份加入250c.c.沸水沖泡,燜約5分鐘即可,4份材料於2天內喝完,可補氣血解煩悶,也可按壓位於頭頂正中央點的百會穴,有助安神補氣,以及舒緩焦慮情緒。
秋天仍有氣候炎熱時候,許多人會貪涼喝冷飲或吃冰,此時要切忌喝冷飲或吃生冷食物,以免傷害體內陽氣,等到冬天來到時會影響身體狀況,尤其原本就有高血壓、關節疼痛等疾病的人,由於冬天病況容易惡化,因此更要小心。

全站熱搜